典型焊接構件振動時效的效果工程材料尺寸mm/重量ton消應力效%200噸級行車大梁Q23529000*3200*200013-224000噸級鍛機上橫梁Q235130噸29港口起重機卷筒體Q345D1400*13800 5030-56核聚變試驗裝置底板304LD7800 9031300MW火電機架20GD2900*340022-49磁懸浮交通功能件16Mn+軟磁鋼3000*500*45031 振動時效是對構件施加交變應力,與構件上的殘余應力疊加達到材料的屈服應力,發生局部的宏觀和微觀塑性變形;這種塑性變形往往首先發生在殘余應力最大處和構件的應力集中點,使這里的殘余應力得以釋放,達到降低和均化殘余應力的作用。應用振動時效技術在我國已達25年,相繼出臺三個技術標準[1],也已納入我國建筑鋼結構施工規范,技術成熟。由于振動時效經濟性好、方法簡單、工藝快捷、效果顯著、適用面廣,且不受構件的大小、重量以及場地的限制,已廣泛應用于機床、起重運輸、冶金、紡織、礦山、造紙、造船、化工等制造業,也滲入到核工業(核反應堆內構件、核聚變設備)、磁懸浮交通、宇航等高尖領域。幾個典型焊接構件振動時效的效果分析見表。表4典例皆應用功率不大于2KW的振動時效設備,對一個構件的處理時間一般為20-45分鐘,結果表明:振動時效的消應力效果為20-50%;盡管振動時效不具備去氫和恢復塑性的功能,但從尺寸穩定性比較,已達到和超過熱時效的水平,振動時效是一種以消應力、提高尺寸穩定性為目標的替代熱時效的先進工藝。盡管目前振動時效在建筑鋼結構應用尚少,但根據建筑鋼結構的載荷特點與施工要求,振動時效有可能成為今后建筑鋼結構消應力的主流工藝之一。